(記者趙紫璇/台北報導) 翡翠水庫營運已38年,優質的集水區保育環境,是動植物最喜愛的棲息地,生態豐富。臺北市政府翡翠水庫管理局(4)日表示,歷年來,水庫集水區巡查蒐集了許多特殊的動物屍體、及植物殘枝落葉,並製成標本保存。臺北翡管局長林裕益說,為妥善保存及活化這些珍貴的生物標本,今(114)年開始進行「生態標本」教育展區之規劃,並已籌編預算,預計明(115)年完成設置後,即可開放民眾參觀及導覽服務。
林局長指出,「黑鳶」俗稱老鷹,是翡翠水庫集水區最具代表性的猛禽,每天盤旋於水庫上空,猶如「翡翠水庫守護神」,陪伴翡管局水域巡查人員執行任務。並回顧一則往事說,多年前,值勤同仁巡查水庫時,發現水面漂浮一隻黑鳶,原以為受傷要進行搶救,很可惜經撈起,才發現黑鳶已誤食毐老鼠死亡。又說,這隻黑鳶後來被製成標本保存至今,為活化運用標本教育功能,未來將展示於翡翠水庫環教館「生態標本」教育展區,供民眾參觀及導覽。並說,這隻黑鳶標本,體型雄壯完整美麗,相信未來,牠將會是翡翠水庫環境教育館的「鎮館之寶」!
翡管局指出,根據歷年調查記錄,翡翠水庫集水區的「猛禽」,共有23種,全部為保育類二級以上的物種。這些猛禽的食性範圍,涵蓋甲殼類、魚類、兩棲類、爬蟲類、鳥類及哺乳類,其中有多種猛禽,包括:黑鳶、魚鷹,白尾海鵰和黃魚鴞等,特別需要良好的水資源環境棲息繁衍,顯見翡翠水庫生態保育的完整。翡管局經營管理科長梁逸帆說,目前保存標本,經整理盤點,計有哺乳類6種8隻、鳥類8種11隻、爬蟲類1隻、昆蟲(蝴蝶、甲蟲、蜂類)標本40箱等珍貴生物標本,將委請專業團隊妥善規劃導覽解說設施,提升環教導覽服務。
梁逸帆科長強調,根據保育研究單位於104年進行臺灣黑鳶分佈調查,黑鳶數量記錄到426隻。其中,翡翠水庫獨占鰲頭,佔有97隻(約全臺23%)。去(113)年調查,全臺黑鳶數量記錄有945隻,其中,臺灣北部地區(含翡翠水庫集水區)佔有6成之多,顯見近年保育的成效。梁逸帆科長說,常常在辦公室望向窗外,或巡視庫區時仰望天空,都可看見黑鳶翱翔的身影,非常療癒解壓。
翡管局保育技正高儷瑛說,要確認猛禽分佈的數量,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但為什麼黑鳶可以?正因為牠們是唯一具有「群聚」棲息特性的猛禽,通常黑鳶們每天下午近黃昏時,會回到夜棲地,保育人員會抓緊時機進行晚點名!在春、夏季節,黑鳶則會成雙成對,忙著築巢、孵蛋、育雛。所以,保育人員通常會選在每年9月、12月進行黑鳶族群數量調查。此外,高儷瑛技正也指出,根據研究調查發現,黑鳶很會環保資源再利用,牠們常利用廢棄垃圾進行築巢,包括曬衣架、塑膠袋、飲料包裝等垃圾,都是牠們再生利用的好建材,好像另類的環保資源再生推廣大使。
<大和傳媒>
-
2025-07-04 16:22:14
-
2025-07-03 14:46:53
-
2025-07-03 13:32:00
-
2025-07-03 13:02:11
-
2025-07-02 14:46:48
-
2025-07-02 14:40:08
-
2025-07-02 14:26:15
-
2025-07-02 14:15:21
-
2025-07-02 14:00:45
-
2025-07-02 13:42:31
-
2025-07-01 12:34:34
-
2025-07-01 12:25:48
-
2025-06-30 18:21:00
-
2025-06-30 18:06:00
-
2025-06-30 17:45:31
-
2025-06-30 17:22:00
-
2025-06-30 16:48:30
-
2025-06-27 11:12:33